Site Map

This "Introduction To RCM" is an extract from our Chinese RCM textbook, written by John Moubray,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 Intellectual copyright of this page belongs to Aladon Ltd.
  • This page is best viewed with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導言

 

 

日新月異的維修領域

 

在過去的十五年中,維修一直在不斷變革,也許比任何其它管理學科的變革都要大.這種變革是因為需要維護的有形資產(設施.設備和建築物)的數量和種類大為增加,也是由于設計更為復雜.維修技術推陳出新以及對維修體製和維修職責的觀點不斷更新的結果.

 

維修還要與不斷變化的期望值相適應,這些期望值包括對設備故障對安全性和環境的影響程度的深入認識,對維修和產品質量之間的關聯的深入認識,以及為獲得較高的設施可用度並控製成本所帶來的不斷增加的壓力.

 

這種變革對所有生產行業中的觀念和技能都進行著極度地考驗,與工程人員和管理人員一樣,維修人員必須徹底更新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與此同時,無論怎麼使維修系統計算機化,其局限性正變得日益明顯.

 

面對這種蜂擁而至的變化,各國的維修管理人員都正尋求一種新的維修方法,他們要避免總是與重大變革相伴的起步錯誤和誤入岐途.為此,他們要尋求一種事關全局的框架系統,該框架系統將新的發展結果並入一種相關聯的模型中,這樣他們就能對新的發展結果加以合理評估並且採用其中對自己和公司最有價值的.

 

本書所描述的正是可提供這樣一種框架系統的學科,稱為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或RCM.

 

如果運用得當,RCM可改變應用RCM的企業.企業現有的有形資產和使用與維護這些資產的人員三者之間的關系,還能使新的設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把握和更高的精度投入有效的應用.

 

本章從過去五十年內維修領域的演變過程入手,對RCM加以簡單介紹. 自三十年代起,維修的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RCM正迅速成為第三階段的基礎,但只有借助第一.第二階段的發展才能正確地展望第三階段.

 

1.1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一直延續到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工業機械化程度不高,因此停機時間無足輕重.這意味著,在大多數管理人員的頭腦裏,預防設備的故障並非頭等大事.當時,大部分設備都比較簡單,而且其中大多數的設計餘量很大,這就使設備比較可靠且便于修複.因此,除了簡單地清潔.維護和潤滑等日常檢修工作外,不需要進行甚麼系統的維修,對工人技能的要求也比今天要低.

 

1.2 第二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戰爭帶來的壓力增加了對各種物品的需求,而產業勞動力卻銳減,這導致了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到了五十年代,所有種類設備的數量都更多且更複雜,生產開始依賴于這些設備.

 

隨著這種依賴性的增長,停機時間就成為很突出的焦點,這使人們想到可以並且應該預防設備故障,進而開成了預防性維修的概念.在六十年代,預防性維修的主要表現為定期對設備進行大修.

 

與其它運行費用相比,維修費用也開始急劇增加,這使維修與計劃控製系統應運而生.這種系統在很大程度上使維修得到了控製,而且目前仍是維修實踐中的既定組成部分.

 

固定資產占用的資本數量以及該資本成本的急劇增長,促使人們開始尋求最大限度延長資產壽命的方法.

 

1.3 第三階段

自七十年代中葉,工業領域的變革進程更加方興未艾,變革可分為新期望值. 新研究和新技術:

 

1.3.1 新期望值

1.1顯示了維修期望值的演變過程.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更高的設施可用度和可靠性

 

 

更高的安全性

 

 

更高的產品質量

 

更高的設施可用度

對環境無危害

 

 更長的設備壽命  

更長的設備壽命

故障時就修換  

  更低的成本  

更高的成本效益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1.1 維修期望值的增長

 

停工時間始終影響著有形資產的生產率,表現為產量降低.運行成本增加售後服務受到影響.到了六十和七十年代,這已成為採礦業.製造業和運輸業的重大心患,在製造業中,由于世界各地都在推廣准時生產體製,這使停工時間所帶來的影響更為加劇,在這種體製中,減少了半成品的庫存,這意味著很小的故

障現在也極有可能導致整個工廠停產.在近代,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增長已意味著,在諸如健康監護.數據處理.遠程通訊和建築物管理這些不同行業中,可靠性和可用度現在也已成為關鍵性的因素.

 

自動化程度越高還意味著影響我們維持滿意的質量標准的能力的故障就越多, 這一結論對于公共設施服務標准的適用程度與對產品質量一樣.例如,設備故障對建築物內的氣候控製和運輸綱的准點運行會有影響,對達到穩定的規定加工公差也有影響,影響程度不相上下.

 

越來越多的故障具有嚴重的安全性後果和環境性後果,同時安全和環境標准正迅速增高.在世界上有些地區,問題已尖銳到要麼單位服從全社會對安全和環境的期望,要麼就停產的地步.這又大大增加了我們對設施完好性的依賴,這不單純是費用問題,已純粹成為單位能否生存的問題.

 

在我們對有形資產的依賴性日益增加的同時,設施的費用--設施的運行費用和設施占用的資金也在增加.為最大限度地收回在設施上的投入,必須讓設施在我們要求的壽命內不停地高效運轉.

 

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在總費用中的比例,維修費用本身最終還是一直在上升.在有些工業領域,維修費用如今已成為運行費中第二高甚至最高的費用構成.此,僅在三十年內,維修費用已從幾乎談不上的位置上升到成本控製重點中的首.

 

1.3.2 新研究

除了增高的期望值外,新研究大大改變了我們對設施工齡期與故障的很多基本看法,尤其是大多設施的運行工齡與設施發生故障可能性之間的聯系很明顯越來越少.1.2表明早期的故障觀點比較簡單,認為設施越陳舊越可能發生故障,人們對“強化試驗”的深入認識產生了在第二階段中普遍相信“浴盆”曲線的觀.

 

但是,第三階段的研究揭示,實際上實際中出現的故障模型,不是一種.種,而是六種.這在以後的章節裏將詳細討論,它也對維修產生了深刻影響.

 

1.3.3 新技術

新的維修觀念和技術迅速發展,過去十五年裏產生了幾百種,每周都有許多新東西出現.

 

1.3 大修和保障體製的經典思想演變成在各種不同領域裏的多種研究: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狀態監測

 

 

可靠性和可維性設計

 

 

危害分析

 

 

體積小.速度快的計算機

 

定期大修

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

 

體積大.速度慢的計算機

技能的多重化及合作

故障時就修換

工作的計劃 和控製系統

專家系統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1.3  維修技術的變化

   

    新研究包括:

    (1) 決策支持手段,象危害度分析,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以及專家系統.

    (2) 新的維修技術.如狀態監測.

    (3) 更加側重于可靠性和可維性的產品設計.

    (4) 組織中的主要方法朝參與.合作.靈活的方向轉變.

    今天維修人員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不僅是要學習這些新技術,而且要能決定在本單位內哪些值得做?哪些不值得做?如果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就能夠改善設施的性能且同時控製住.甚至降低維修費用.如果選擇是錯誤的,就會產生新問題,同時現存問題只能更加惡化.

 

1.3.4 維修所面臨的挑戰

概括地說,現代維修管理人員所面臨的挑戰可歸結為下列幾點:

   (1) 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技術

   (2) 研究每種故障過程

   (3) 要統籌考慮以達到設備擁有者.使用者和全社會的期望

   (4) 經濟效益最佳和最持久的形式

   (5) 所有相關人員的合作與積極支持

 

RCM提供一種能使用戶迅速而簡單地應付這些挑戰的思想.RCM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從不忽視維修是針對設施而言的這事實.如果設施不存在,維修功能本身也不存在.因此,RCM 從對各設施在使用環境內的維修需求進行一個全面的零基審查入手.

 

這些維修需求屢屢被不當回事.這就造成在對設施的真正需求片面或錯誤假設的基礎上,進行單位結構的改進.資源的配置和系統的實現.另一方面,如果按現代維修思想來正確限定這些需求, 那麼維修效率和效益充分可能實現顯著的階躍性變化到.

 

本章餘下的內容更詳細地介紹了RCM.先探索“維修”本身的含義, 然後對RCM的概念進行定義,同時也描述了RCM在應用過程中包括的七個主要步驟.

 

 

 

2  維修和RCM的關系

 

從工程的觀點來看,管理任何設施有兩個環節,必須進行維護,而且還需經常對設施進行改進.

 

在牛津大字典裏將“維護”一詞解釋為“使處于...狀態”, 在韋伯斯特詞典裏的解釋為“維持現有狀態”.這說明維修意味著維持某些東西.另一方面,“改進”某些東西意味著以某種方式改變它.維護和改進之間的區別有著較為深刻的內涵,對這一問題我們將在以後的章節裏詳細討論.但在這裏我們主要針對

維修而言.

 

當我們開始維護某種設施,我們所希望的“使處于...狀態”是甚麼? 我們所希望的“維持現有狀態”又是甚麼呢?

 

問題的答案可從所有投入使用的設施都要實現特定功能或數種功能這一事實中找到.因此,當我們對設備進行維護時,我們希望維持的狀態必須是設備處于實現設計功能的那種狀態.

維修:確保設備處于實現其設計功能的狀態.

 

顯然,為實現這種可能,設施開始就必須能實現其設計功能.這是因為維修-“使保持...狀態”的過程-只能實現部件的固有性能(或固有可靠性), 而無法提高它.

 

實際上,大多數設備基本上能夠實現規定的性能.因此,多數情況下, 不會有甚麼問題.

 

可是,有些設備開始時就無法實現其規定性能.在這種情況下,維修本身也無能為力.因此,必須對設備進行改進以使設備能實現規定的性能, 或者降低設備的期望值. (RCM被稱為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 是因為人們認識到維修所能做的僅僅是確保設施達到其固有性能或固有可靠性的狀態).

 

任何設施的設計功能都可按幾種方式定義,完全 取決于怎樣使用.在何處使用設施.術語“設計功能”也意指具體性能的期望值.由此而得出有關的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的正式定義.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用于確定某設施(有形資產)在其運行環境下維修需求的一種方法.根據前面維修的定義,RCM 較完整的定義應為:用于確定為確保任一設施在現行使用環境下處于實現其設計功能狀態所必須的活動的一種方法.

 

 

 

3 RCM的七個基本問題

 

在開始分析某單位設施的維修需求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這些設施是甚麼,以及哪些設施需進行RCM檢查?在大多數情況下, 這意味著要編寫一本較全面的設備登記表.如果還沒有,如第二章所述.

 

其後,RCM方法需要對每一選出設備就下列七個問題進行提問,問題如下:

    1. 在現行的使用環境下,設備的功能及相關的性能標准是甚麼?   

    2. 甚麼情況下設備無法實現其功能?

    3. 引起各功能故障的原因是甚麼?

    4. 各故障發生時,會出現甚麼情況?

    5. 甚麼情況下各故障至關重要?

    6. 做甚麼工作才能預防各故障?

    7. 找不到適當的預防性工作應怎辦?

   

下列段落將對這些問題進行簡單地介紹,然後在本書的其它章節將詳細討論.

3.1 功能和性能標

如果維修意味著保証設備能處于實現其設計功能的狀態,那麼,任何設備的維修目標只能通過限定設備的功能和期望的性能水平才能確定.設備的維修目標由設備的功能及其相應的期望性能標准所確定.

 

為此,RCM過程首先要確定設備在其使用環境下的功能和性能標准.另外,也強調了如有可能,需要量化性能標准.這包括產量.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境問題.運行費用和安全性標准.    

 

正常情況下,這一階段只占據整個RCM分析時間的三分之一, 一般還可使進行分析的人員對設備實際工作過程了解程度的加深.

 

3.2 功能故障

維修目標由所研究設備的功能及其相應的性能標准所確定.但維修如何能實現這些目標呢?

 

如果設備設計得完善,那麼唯一妨礙它正常運行的就是某種故障.這表明維修借助于適當的故障處理方法來達到目的.可是,在我們採用適當的複合故障處理手段之前,我們需要確定甚麼故障會發生?RCM過程在兩個層次上進行確定.

 

首先,提問部件故障到甚麼程度才不能實現其功能. 然後,提問甚麼能引起每種可能的功能喪失.

 

設備不能實現其設計功能這種情況稱為功能故障,設備不能滿足期望的性能標准.顯然,只有在明確了設備功能和性能標准,才能確定功能故障.

  

3.3 故障模式

如前所述,一旦確認了功能故障,下一步就要設法確定比較可能引起每種功能喪失故障模式.這有助于我們正確地理解我們正尋求的是甚麼?

 

進行到這一步時,為了保証不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研究征兆而不是起因上,詳細地確定每一故障的原因是重要的.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分析本身過于詳細而浪費時間也很重要.

  

3.4 故障影響

當確定故障模式時,還要記錄下故障影響.故障影響所描述的是故障模式確定發生會將出現甚麼情況?包括象停工期.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故障發生的跡象.可能的糾正措施.對安全和環境的危脅等等.這一步使得確定每一故障的重要程度成為可能,因此也可決定所需預防維修的級別.

 

確定功能.功能故障.故障模式和故障影響的過程為改善性能和安全性,也為減少浪費提供了出人意外且常常激動人心的機會.

 

上述四步在第三章中將以詳細討論.

 

3.5 故障後果

對一個中等工業企業進行詳細分析,會得出3000-10000個可能的故障模式.其中每一種故障都以某種方式影響著企業,但在各種情況下,影響是不同的.們可能會影響設備的運行.也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安全性和環境.有故障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經費.

 

正是這些後果強烈地影響著我們所設法預防每種故障的範圍.換句話講,如果故障有嚴重後果,我們就可能竭盡全力設法防止其發生.另一方面,如果它幾乎不產生影響,那我們可以決定除了日常的清潔和潤滑外,不採取任何預防措.

 

RCM的有力在于它確認故障後果遠比故障的技術特性重要得多.事實上, 它確認採用何種類型的預防性維修,唯一原因不在于對故障本身進行預防,而在于避免或至少可減輕故障後果.在維修決策中,RCM過程不僅確認了故障後果的重要性, 而且還把它們分成下列四類:

 

1. 隱蔽性故障後果:隱蔽性故障沒有直接的影響,但它們使設施使用部門容易受到其它具有嚴重的.甚至是災難性的故障後果的影響(這種故障中的大多數與不具有自動防止故障能力的保護裝置有關).RCM 的有力在于它處理隱蔽性故障的方式.首先,按這種方式確定隱蔽性故障,其次根據優先次序處理隱蔽性故障,最後採用一種簡單易懂的.切實可行的.有條理的方法來排除隱蔽性故障.

 

2. 安全性和環境性後果:如果故障會使人致傷或致死,就局有安全性後果;如果故障違返了行業.地方和國家的環境標准,會具有環境性後果.如果無法完全排除故障, 也應把這兩類故障所帶來的風險度真正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這是RCM的一條基本原則.

 

3. 運作性後果:如果故障影響生產(產量.產品質量.售後服務或除直接維修費用以外的運行費用),就具有使用性後果.這些後果會花費很多經費,所耗經費量意味著預防使用性後果需要花費多少.    

 

4. 非運作性後果:劃分到這一類裏的故障既不影響安全也不影響生產,因此它們只需要直接維修費用.

 

在以後章節裏我們可以看到,RCM 過程採用這種分類方法作為其系統框架的基礎進行維修決策.通過上面的分類,對每一故障模式的後果做一結構性的檢查,把檢查維修功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環境性目的綜合起來.這有助于把安全性融入工程管理的主要思想裏.

 

其次,RCM著重于對設備性能最有影響的維修活動, 而把精力從那些對性能影響不大或者沒有影響的維修活動轉移開來.這有助于保証維修總是最有效的.

 

本章後幾節還將對後果評估過程進行討論,更詳細的內容在第四章中討論. 實質上,RCM過程這一部分弄清每種故障是否有重要的後果.如果這種後果不存在,通常的暫定決斷是不進行預防性維修.如果它存在,下一步要弄清應實施甚麼預防維修工作.可是,如果不考慮故障模型及其對各種預防維修方法的影響,那對預防維修方式選擇過程的評論就顯得毫無意義了.

 

3.6 預防維修工作

許多人相信提高設施可用度的最佳方法是定期對設施進行某種預防性維修.第二階段維修思想表明預防性維修活動應包括定期大修和更換機件.

 

1.4顯示了故障的固定間隔觀點.認為大部分部件在X壽命區內可靠運行,然後耗損.經典思想表明大範圍地記錄設備故障有助于我們確定該壽命,因而在部件快發生故障前的很短時間裏,可安排相應的預防措施.

 

1.4 對故障的傳統觀點

 

這適用于某些簡單的設備和一些具有支配性故障模式的複雜部件.特別是,設備的耗損特性常常可在設備與產品直接接觸這種情況下發現,像粉碎機和料斗襯裏.螺旋式輸送機.機床.水泵葉輪.高爐耐火材料等等.工齡期相關故障常常與疲勞和腐蝕有聯系.

 

可是,即使和十五年前相比,現在的設備普遍複雜得多,這導致設備的故障模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些結論與可靠性和運行工齡期間總是有聯系這種觀點相矛盾.這種觀點導致了這樣一種概念,即部件大修得越頻繁,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小.如今,這種概念很不適用.除非有一種支配性的工齡相關故障模式,否則,工齡期限對提高複雜部件的可靠性用處很小.事實上,由于把“早期損壞率”引入本應穩定的 系統,定期大修實際上只能增加整體故障率. 了解到這些事實可以使單位完全放棄預防性維修的想法.事實上,這對于後 果較輕的故障是有效的.但當故障後果極為嚴重時,必須做些預防維修工作以預防故障,至少可以降低後果的影響.

 

這又把我們帶回到預防性工作的問題上來了.RCM 認可所有三大類型的預防性維修工作,它們是:

    1. 預定狀態檢查工作

    2. 預定翻修工作

    3. 預定更換工作

 

3.6.1. 狀態檢查工作

 

預防某種類型故障的持續需要以及傳統技術手段的無能為力促進了新型故障預防技術的發展.大多數新技術都依賴于這樣一個事實,即大部分故障在它們快要發生時能有一些預告信號.這些預告信號被稱為潛在故障,可定義成顯示功能故障即將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可辨別的實際狀態.

 

採用新技術來檢測潛在故障,以便可以採取措施避免由于潛在故障退化成功能故障而帶來的後果.這些新技術叫狀態檢查工作,因為部件處于繼續滿足期望性能標准的狀態下才能運行.(狀態檢查工作包括,預測維修,狀態檢查維修和狀態監測).

 

不同的潛在故障所發出的預告量在幾微秒和數十年之間變化.間隔期越長意味著檢查頻度越低而且預防功能故障(或者至少可避免故障後果)的時間越充足.因此,投入了極大的精力致力于狀態檢查維修技術的研究,因為利用這種技術可得到即將發生的功能故障盡可能多的預告信號.

 

應用適當的話,狀態檢查維修工作是一種非常好的預測功能故障的方式,但它也可能白白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RCM能夠使人們在這方面對做出極有把握的決斷.

 

3.6.2 .預定翻修和預定更換工作

預定翻修要求在一個特定的工齡期限內或之前,重新製造一部件或翻修一組件,而不管當時設備的狀態.與此相同,定期更換工作要求在一個特定的工齡期限內或之前更換部件的工作,也不顧當時設備的狀態.   

 

RCM的高明之處在于為確定哪些(如果有)預防性維修是技術可行的.多長時間做一次預防維修工作和由誰來實施提供了一個簡單.准確和容易理解的判據,這些判據在第五章中將詳細討論.RCM還按工作需要性遞減的次序排列這些工作.

 

3.7 暫定替代工作

究竟預防性維修工作是否技術可行.取決于工作及其所預防故障的技術特性. 預防維修工作是否值得做也取決于如何適當地處理好故障後果.

 

如果找不到技術可行的且也值得做的預防性維修工作,那麼必須採用合適的暫時替代措施,這種措施的性質取決于故障後果,即:

 

1. 如果預防維修工作能把與功能有關的多重故障的風險度降到一個可接受的低水平上,那麼要預防隱蔽性功能故障的工作就值得做.

 

如果無法確定合適的預防維修工作,那麼必須實施定期的故障檢測工作.期故障檢測工作要求定期檢查隱蔽性功能以確定其是否失效.如果無法確定一種把多重故障風險度降到足夠低水平的維修工作,那麼第二次暫定決斷是重新設計部件(取決于多重故障的後果).

 

2. 對于帶有安全性和環境性故障後果的故障,只有在預防性維修工作能將該故障風險度降低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時,這種預防維修工作就值得做.若找不到把故障風險度降低到一個可接受的水平上的預防維修工作,那麼必須重新設計部件或改變工藝流程.

 

3. 如果故障有使用性後果,那麼所進行的預防維修工作是否值得則取決于一定時期內預防維修總費用要小于同一時期內使用性後果所造成的費用和維修費用之和.換句話說,需從經濟角度來衡量預防維修工作,如果不衡量,那初次暫定替代工作就是非預定維修(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且使用性後果仍然無法接受,那麼第二次暫定替代工作就是重新設計).

 

4. 如果故障有非使用性後果,預防維修工作只有在一定時期內對其費用低于同期的維修費時才值得做.因此,也要從經濟的角度對預防維修工作加以判別.如果不加以判別,初次暫定替代工作是非預定維修,如果修理費用太高,第二次暫定替代工作就是重新設計.

 

這種方法意味著預防性維修工作規定用于確實需要的故障,這又使日常工作負荷大幅度下降,日常工作量越少意味著餘下的維修工作可能做得越合理.這與反預測工作的消除加在一起,使維修更加有效.

 

把這種方法與改進維修政策的傳統方法做比較.從傳統上講,每一部件的維修需求是根據它真實的或假設的技術特性,而沒有考慮故障後果.得出的安排用于所有相似的設施,又沒有考慮不同的後果適用于不同的運行環境.這產生了大量無用的安排,這並不是因為在技術角度上講它們是“錯誤的”,而是因為它們沒有達到任何目的.

 

還注意到,在詢問是否有必要重新考慮設計之前,RCM 過程就考慮到每一部件的維修需求.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只要設施今天存在,今天在職的維修工程師就必須對其進行維護,而不考慮它將來某時在哪裏?

 

在第六章裏將詳細對暫時性維修工作進行討論,在第七章裏討論後果評價和工作選擇.

 

 

 

4 RCM的實施

我們已經了解到,RCM過程包括七個基本問題.實際上, 維修人員本身完全無法回答所有這些問題.這是因為許多(甚至很多)答案只能由生產或操作人員提供,對涉及到功能.期望特性.故障影響和故障後果的問題更是如此.

 

因此,對任何設施維修需求的審查應該由一個小組來實施,小組中至少要包括一名維修人員和運行人員.在審查中,小組成員的資歷並不比他們對應審查的設備的全面了解程度更為重要,每位小組成員還應受過RCM培訓.

 

採用小組不僅可使管理部門有機會系統地了解各小組成員的專門知識和經驗,而且,小組成員本身可大大提高對處于運行環境下的設施的了解程度.

 

4.1 督察員

RCM審查小組是在經RCM嚴格培訓的專家指導下進行工作,這些專家被稱為督察員,在RCM審查過程中,督察員是最重要的人員,他們的作用在于保証:

    1. RCM的正確應用(換句話講,以合理的次序正確提問有關問題, 而且使各位成員都能正確理解)

    2. 使小組成員(尤其是運行和維修人員)對于問題的答案完全達成共識

    3. 不忽略重要的設備和元件

    4. 保証審查會議進展較快

    5. 正確地完成所有的RCM文件

  

4.2 審查員

對每個設備的主要部分審查完成後,對設備負有全面責任的高級管理人員需立即是自己証實所做審查的正確性和他們已同意的對故障後果的評估以及工作的選擇.這些管理人員自己不一定進行審查,但可委托別人去做,當然要對他們的判斷力有足夠的信心.

 

 

 

5 RCM達到的目的

 

5.1 RCM的分析結果

如果按上述方法實施RCM審查,可得出如下四個主要結論:

1. 大大提高對設施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時對于設施能做甚麼和不能做甚麼也有了較為清查的了解.   

2. 對設施如何發生故障以及每種故障的根本原因有一個較好的了解.這意味著維修部門的精力能正確地集中在解決實際問題上.這不僅有助于預防自然發生的故障,而且也可以杜絕人為故障.

3. 用于保証設施處于按期望的性能水平運行狀態的推荐工作清單,採取三種形式:

    (A) 由維修部門實施的維修計劃

    (B) 為操作員製定的改進的操作規程

    (C) 設備必須要改進的區域明細表(通常是改進設計),為解決在原有結構下維修無助于設備達到期望的性能這一狀況.

4. 大大增進了協作精神

 

5.2 應用RCM如何使部門受益

盡管需要這種結果,但這些結果只應看成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特別是,這些結果能使維修職能實現本章開頭圖1.1所列的所有期望.下面的段落對這種實現作了歸納,在第11章還將進行更為詳細的討論.

 

1. 增大安全性和保護環境:在考慮故障對于設施使用的影響之前,RCM 考慮了每種故障模式的安全性和環境性結論.這意味著要將所有與設施相關的安全性和環境性降至最低水平,如果無法徹底排除這些故障的話.通過把安全性設法融入維修決策的主要思想中去,RCM也改善了人們對安全性的態度.

 

2. 提高了設施的使用性能(產量.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RCM 確認所有維修都有其自身價值,並且為確定在各場合哪種維修最為合適提供了准則.這樣做RCM幫助我們確保只為每台設所選擇最有效的維修工作, 而且在維修無法起到作用情況下採取合適的措施.這種注重維修效益的做法使現有設備的性能大大提高了一步.

 

RCM已幫助航空公司在新型飛機投入運行以前為其製訂出維修大綱.因此,為新設施製定這樣的大綱是一種理想的方式,尤其是對于那些幾乎沒有歷史數據可利用的複雜設備.同時避免在製定新的維修大綱裏常用的試湊法-試湊法效果差,消耗時間而且費用也高.

 

3. 提高維修經濟效益:RCM不斷地注重那些設備性能最有效的維修活動, 這有助于保証在維修上所耗費的一切是花費在最有效的地方.

 

此外,如果RCM被正確運有到現存的維修系統中, 可將各階段分培的日常維護工作量降低40%70%,另一方面,如果採用RCM來製定一個新的維修系統, 其最終確定的(即循環實施的先行維修工作)工作負荷要比採用傳統方法所製定的系統低得多.

 

4. 延長貴重部件有用壽命:這是因為注重了狀態檢查維修技術的應用.

 

5. 一個綜合性的維修數據庫:RCM檢查結束時,將形成一份全面的.可靠的和完全屬實的記錄.這使得在不必重新審議維修政策的情況下,適應變化的情況(例如輪班方式變化和新技術)成為可能.它也可以降低伴隨人員更新而來的經驗流失所造成的影響.

 

對每一設施的維修需求進行RCM審查還提供了一個更加明朗的觀點, 即需要維護每台設施的技能,同時決定哪些備用品應存放于倉庫中.一個有價值的副產品是改進了圖紙和手冊.

 

6. 提高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與審查過程有關的人員.這將提高人們對在設備使用環境下的了解程度,同時也產生了維修問題及其答案的“所有權”,也意味著對問題的解答更持久.

 

7. 較好的合作:RCM為與從事維修有關的人們提供了一種普通的.容易理解的技術語言.使維修和運行人員更好地了解維修能夠(或不能)達到甚目的?必須怎麼做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維修管理主要思想的組成部分,許多問題已成為改進計劃的目標.RCM的重要之處在于它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層次結構法, 為同時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並將所有與設備有關的人參與這一過程.

 

如果正確運用RCM可非常迅速地得到結果,事實上, 大多數部門可利用現有職員完成一次RCM審查,時間在一年以內.這種檢查在單位所用設備可感覺得到的維修需求和維修功能整體被感覺得到的方式這兩方面加以變革.其結果是使維修更有效.更協調和費用更低.